自然殺傷細胞通過促生長因子的分泌促進胎兒發育
- 發布時間:2018-09-06
- 瀏 覽:3335次

研究亮點:
(1)子宮中CD49a+Eomes+NK細胞亞群可分泌促生長因子(GPF),包括多效生長因子和骨誘導因子等;
(2)分泌GPF的NK細胞亞群的減少會損害胚胎發育;
(3)過繼回輸CD49a+Eomes+NK細胞可逆轉受損的胎兒生長。
研究摘要:
自然殺傷(NK)細胞大量存在于妊娠早期的母胎界面中。然而,NK細胞在胎兒生長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確定了在人和鼠中均存在一種CD49a+Eomes+NK細胞亞群,該亞群細胞能分泌包括多效生長因子和骨誘導因子在內的促生長因子(Growth-Promoting Factors,GPFs)(圖1)。HLA-G與ILT2之間的相互作用可刺激該NK細胞亞群分泌GPFs(圖2)。該NK細胞亞群的減少會使胎兒發育受損,導致胎兒生長受限。在復發性自然流產(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體內可以觀察到該NK細胞亞群大量減少,且GPFs分泌功能大大減弱(圖3)。轉錄因子Nfil3影響了該蛻膜NK細胞亞群的功能和數量(圖4)。通過過繼回輸體外誘導的CD49a+Eomes+NK 細胞,可逆轉胎兒生長受損情況并重建出適宜的局部微環境(圖5)。這些發現揭示了NK細胞在促進胎兒生長方面的特性。此外,這項研究提出可應用NK細胞過繼回輸治療,以逆轉妊娠早期子宮微環境中的營養受限情況。
圖1 人體內存在可分泌PTN、OGN、OPN的CD49a+Eomes+NK細胞亞群
注:PTN (pleiotrophin,多效生長因子)、OGN (osteoglycin,骨誘導因子)、OPN (osteopontin,骨橋蛋白)
圖2 HLA-G與ILT2之間的相互作用促進NK細胞亞群分泌GPFs
圖3 RSA患者體內CD49a+Eomes+NK細胞亞群數量(A)以及GPFs分泌量(B)大大減少
圖4 轉錄因子Nfil3影響蛻膜NK細胞亞群的功能和數量
圖5 過繼回輸體外誘導的CD49a+Eomes+ NK細胞,可逆轉小鼠胎兒生長受損情況
參考文獻:Natural Killer Cells Promote Fet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ecretion of Growth-Promoting Factors, Immunity(2017), 47: 1100–1113.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17.11.018